1. 川南地區綜合性門戶網站

          擦亮“三色”古藺 鑄就十年非凡

          頭條川南在線  發布時間:2022-10-16

          這是一場史無前例的攻堅戰——8年抗戰,117個貧困村全部退出,11.7萬貧困人口全面脫貧……88萬藺州兒女在紅色基因薪火相傳的赤水河畔,創造了改天換地的“脫貧壯舉”,奏響了蕩氣回腸的“古藺壯歌”,鑄就了非凡十年的“奮斗印記”。

          十年,是時間的刻度,裝滿了奮斗的回憶;十年,是發展的標尺,鐫刻下非凡的成就。古藺,不僅完成脫貧任務、實現摘帽出列,更為長遠發展激發澎湃動力,開啟“百強”征程。

          nEO_IMG_郎酒千億回香谷.jpg

          擦亮“革命紅” 引領振興路

          走進四川長征干部學院瀘州四渡赤水分院古藺教學點,一幢幢獨具川南民居特色的吊腳樓呈現眼前,在暑熱退去、冬意漸濃的當下,建設中的干部學院處處洋溢著“拼經濟搞建設”的火熱氛圍。

          紅色基因,鐫刻在紅色印記中,沉淀在奮進故事里?!?020年10月份開工以來,項目已完成總工程量的99%,預計在10月底投用?!惫盘A縣住建局建設中心副主任陳宗宇介紹,該項目規劃占地286畝,總投資3億元,建成后將助力四川長征干部學院瀘州四渡赤水分院古藺校區打造全國一流的黨員干部紅色教育基地。

          nEO_IMG_古藺縣太平古鎮及太平渡渡口.jpg

          探尋古藺賦能密碼,是孕育在革命老區的一片“紅”。近年來,古藺縣深刻汲取“四渡赤水”精神力量,搶抓省委、省政府支持古藺率先探索革命老區振興發展新模式等歷史機遇,堅持“紅色旅游”與“紅色教育”雙輪驅動,全覆蓋開展紅色資源普查,建立完善“紅色資源名錄和數據庫”,創新開展“四渡赤水”宣講進景區、進學校、進企業、進機關、進社區“五進”活動,加快建設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古藺部分,全面完成太平渡機要館改造提升、巖桑溝興橋景觀打造、奇兵大道建設等15個項目,全力建設以“四渡赤水”為重點的紅色文化傳承帶,精心打造“紅軍長征入川第一縣”核心IP,先后培育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全省紅色旅游重點線路等國家級、省級名片68張,紅色旅游發展經驗在全省支持革命老區振興發展座談會上作經驗交流,古藺全力爭創四川省全域旅游示范區、天府旅游名縣,在革命老區振興發展上走在前、打先鋒、作示范。

          一方熱土,萬丈豪情。如今行走古藺,從縣城到鄉村,從外表到內核,紅色氛圍、紅色精神、紅色力量正放射出新的時代光芒。紅色,不僅是古藺轉折制勝的鮮亮底色,也是古藺跨越發展的精神本色,讓曾經的“革命熱土”真正蝶變成為如今的“發展沃土”。

          nEO_IMG_二郎鎮萬畝紅高粱基地.jpg

          擦靚“醬酒金” 激活大引擎

          10月4日,佳節又重陽?!?022郎酒重陽下沙大典”在郎酒莊園吳家溝生態釀酒區天元廣場舉行,放眼望去,新建的標準廠房規模巨大、撼人心魄。郎酒集團董事長汪俊林宣布,郎酒今年醬酒產量4.5萬噸、儲量18萬噸,已具備年產6萬噸醬酒能力并于重陽當天全部投產,百年郎酒迎來歷史最高產能期。

          探尋古藺強縣密碼,是醞釀在赤水河畔的一壺“金”。近年來,古藺縣搶抓省委推動“川酒振興發展”、市委打造“赤水河左岸千億級優質醬酒產業集群”戰略機遇,按照競相發展、重點突破、整體成勢思路,堅持做優存量、做強增量、做大變量,謀劃實施總投資1260億元的重大酒業項目17個,組建14個專班“全生命周期”服務酒企,成功簽約落地項目14個、金額近1000億元。特別是集中培育二郎、茅溪、永樂、太平四大全國優質醬酒產區,聚力打造產區、酒企、品牌、洞藏、酒莊“五大集群”,全速推進酒類“十大項目”落地見效,逐夢沖刺以酒業為核心支撐的“千億產業、千億項目、百億稅收”奮斗目標。

          nEO_IMG_美酒河.jpg

          在全縣醬酒產業“連續4年破百億”強勁勢頭的帶動下,全縣各項重點工作正在發生“聚變”。古藺新建高標準農田11.35萬畝,帶動發展釀酒高粱20萬畝,“1+4+9+7”現代農業園區梯隊加快構建,創建縣級以上現代農業園區15個,農業特色產業規模達到75萬畝,肉牛、生豬、中藥材3大百億產業加快成勢,以“一園三區”為支撐的大理石、石灰石、方解石等綠色建材年產值有望突破10億元,整縣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風力發電、液化天然氣等低碳能源產業不斷突破發展,以優質醬酒為重點的優勢產業發展帶動能更加強勁。

          nEO_IMG_非遺文化《古藺花燈》走進黃荊老林三連灘瀑布.jpg

          深耕“生態綠” 守住基本色

          赤水河,是一條“英雄河”、“美酒河”,更是一條“生態河”。2011年,返鄉創業的張贊在赤水河畔的一處天然溶洞內辦起了農家樂。

          青山環繞,赤水汩汩。鑲嵌在懸崖邊溶洞內的農家樂“赤水河公社休閑部”依靠生態優勢和便利交通,獲得市場青睞和顧客好評?!爸苓呣r戶一邊在這里務工,一邊種植綠色蔬菜定向銷售,每年人均可增收近萬元?!睆堎澱f。

          探尋古藺幸福密碼,是生長在烏蒙山間的一抹“綠”。從開辦農家樂,到創辦專合社發展特色農業,再到依托優質生態推動農旅融合,49歲的張贊帶領鄉親們守綠換金、點綠成金、借綠生金,把日子過得有滋有味,讓深居烏蒙腹地的山區人民真正體會到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nEO_IMG_古藺縣雙沙鎮花海.jpg

          一個個產業興旺、生態宜居的山區鄉村不斷涌現,是古藺縣建設以山地避暑康養為重點的生態價值實現旅居帶的切片,也是扎實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縮影。近年來,全縣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笨傄?,嚴格落實“四個不摘”、充分利用“五年過渡期”,繼續實行“四級包?!必熑沃?,推行戰區作戰模式,全力鞏固脫貧成果,深入推進鄉村振興,確保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爭創全省鄉村振興戰略成效顯著縣。

          “2021年,是古藺整縣脫貧后的第一年,全縣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52元、同比增長11.6%,增幅居全市第一,全縣無‘一戶一人’返貧致貧!”古藺縣鄉村振興局局長鄒健說。

          下一步,古藺縣將繼續遵循“做足特色、彰顯優勢”總體要求,充分發揮地域特色、產業特色、文化特色,謀定實施生態立縣、酒業強縣、農旅富民“三大戰略”,大力發展紅、金、綠“三色經濟”,加快建設“三大特色發展帶”,不斷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經濟優勢、發展優勢,朝著“建成西部百強縣、進軍全國百強縣”奮斗目標堅定前行,著力打造瀘州“南翼”最具潛力、最具實力、最具競爭力核心增長極,為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作出更大貢獻?。ü盘A縣融媒體中心 曹雪 朱茂)

          編輯:邱果


          關注川南在線網微信公眾號
          長按或掃描二維碼 ,獲取更多最新資訊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V超碰